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金年会

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创历史新高业务转型与风险处置并举 资管报告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官方网站节选

发布日期:2025-09-24 11:57:22 浏览次数: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app,金年会电子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今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网址入口,金年会靠谱吗2024年,信托公司积极落实国家鼓励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导向,信托资金在资本市场的配置比例继续提升。2024年4月,国务院在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10号)中提出:“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在此背景下,信托资金加大了对资本市场的参与力度。截至2024年末,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的规模合计为10.2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了3.67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5.61%,在资金信托全部规模中的占比亦由2023年末的38.00%提升至2024年末的46.17%。其中,投向债券资产的占比提升最多,从2023年末的32.67%,提升至2024年末的41.13%。

  与之相对应,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业的占比有所下降,其中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产规模继续压缩。截至2024年末,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的规模为3.97万亿元,同比增速为4.75%,投向基础产业的规模为1.60万亿元,同比增速为0.53%,在资金信托规模中的占比分别由2023年末的21.80%、8.73%,下降至2024年末的17.83%、7.20%。而截至2024年末,资金信托投向房地产业的规模为8402亿元,同比下降了13.73%,占比亦由2023年末的5.60%下降至2024年末的3.78%。

  事实上,2023年11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金规〔2023〕11号,以下简称“《分类办法》”)就指出:“监管评级良好的信托公司应积极承担引领行业转型发展和帮助行业化解风险的社会责任,监管机构在对已出现风险的信托公司进行处置时,可指定监管评级良好的信托公司担任托管机构或承担相应职责。”未来头部信托公司通过托管出险信托公司以助其风险化解的模式有望进一步扩大运用。

  另一方面,通过股权重组盘活问题机构以保留其信托牌照。以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原华融信托”)为例,在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以人民币61.52亿元的价格竞得华融信托76.79%股权后,2024年9月10日,监管部门正式宣布批准更名原华融信托为“兴宝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宝信托”),顺利完成了问题机构的重组、整改和再经营。此外,四川信托亦于2025年1月引入了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蜀道集团”),持有其72%的股份,以帮助其恢复经营能力。不同于新华信托最终完全破产、牌照核销,原华融信托、四川信托的信托牌照均得以保留,亦有利于维护原有信托公司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平稳过渡,从而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

  一方面,《新办法》要求信托业回归本源、聚焦信托主业,并进一步强化信托三分类业务转型。2025年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函〔2025〕14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推动信托业回归本源,《意见》指出:“信托公司立足受托人定位,遵循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信托目的合法合规,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履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受托责任。发挥信托机制财产独立、风险隔离的功能优势,引导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规范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新办法》拟将《办法》中5项信托业务调整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业务,并结合实际取消了与信托公司主业无关联度的、或与现行监管政策相冲突的部分中间业务,如“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代保管及保管箱”“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等,有望进一步明确信托公司的功能定位、促使其聚焦信托主业。

  另一方面,《新办法》还从提高准入门槛、落实分级监管、加强资本和拨备管理等方面强化信托行业的风险管控。《意见》明确了未来信托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到2029年,信托业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业务转型有序推进,机构经营更加稳健,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全过程监管持续加强,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到2035年,基本形成坚守定位、治理完善、经营稳健、服务专业、监管有效的信托业新格局”。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风险处置和业务转型将成为信托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新办法》亦从多方面制定措施、促进落实。

  二是加强信托公司的资本和拨备管理。《新办法》指出:“信托公司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资本管理、准备金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及时识别并准确计量各类经营风险,确保有充足的风险抵补能力。”而在《分类办法》中,也明确指出将资本要求、风险管理等纳入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标准,具体的评级标准包括公司治理、资本要求、风险管理、行为管理和业务转型五大模块,分别赋予20%、20%、20%、30%和10%的权重,以便于实施区别对待的监管政策。

  从各信托公司情况来看,2024年信托公司经营状况分化较大,且行业利润持续向头部公司集中。截至2025年7月,共有57家信托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共有20家信托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增长;8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但利润总额却有所下降;3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虽然同比下降、但利润总额却有所增长;26家信托公司则出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双下降。此外,2024年利润总额最高的前10家信托公司,其合计利润约占57家信托公司合计利润的64.72%,这一占比较2023年提升了5.36个百分点,显现出信托行业“赢者通吃”的竞争格局。

  2024年,信托公司所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亦进一步分化。从信托资产分布来看,在2024年披露年报的57家信托公司中,信托资产超过1万亿、5000亿-1万亿元、3000-5000亿元、1000-3000亿元、500-1000亿元、100-500亿元、100亿元及以下的机构分别有5家、15家、9家、16家、7家、1家、4家。其中,所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数量较2023年增加1家,100亿元及以下的信托公司数量亦较2023年增加2家。在此背景下,信托资产规模的分化,可能进一步拉开不同信托公司之间营收和利润的差距。